内蒙古:加快能源绿色变革,做好现代能源经济文章
发布者:xylona | 来源:内蒙古人民政府 | 0评论 | 1705查看 | 2022-12-15 10:34:34    

●立足煤炭是主体能源这个实际,以能源安全为核心,在保障电力供应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在能源绿色转型中要坚持先立后破,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进一步完善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加快形成全社会主动消费绿能的氛围,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共同推进现代能源经济建设


绿色是现代能源经济的底色和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近年来,内蒙古加快能源绿色变革,以“风光氢储”为代表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强劲,推动自治区能源经济走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内蒙古应把握机遇、顺势而变,进一步推动能源绿色变革,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


保障能源安全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责任。在“双碳”背景下,既要实现能源绿色化,也要保证能源总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我们要把保能源供应、保能源安全作为“国之大者”,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要逐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不能不顾本地资源禀赋及电力供应实际,一味追求提前碳达峰。必须立足煤炭是主体能源这个实际,以能源安全为核心,在保障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有序替代传统火电。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近年来,我国火电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迅猛发展,一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然较高,占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当前,还需按照《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要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探索绿碳专项创新券,鼓励各企事业单位运用国家级和东部地区重点实验室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设立技术示范中心或研发中心,推动以深度挖掘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潜力为核心的低碳技术、以“火电+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为核心的零碳技术、以BECCS(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为代表的负碳技术在内蒙古试验落地应用。设置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激励机制,带动火电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推动煤炭资源转化增值,着力延长煤炭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煤化工产业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实现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煤炭“由黑变白”。


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意见》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火电;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要据此制定提高新能源比重的“任务表”和“路线图”,确保统筹谋划、有序发展、平衡推进、平稳过渡,防止盲目上马而造成的类似“弃风”现象,警惕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一方面,要紧控火电新增装机规模,同时严控依托增量火电的“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稳增风光电装机,强化风光电消纳和转化利用,加大外送;另一方面,要探索新型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掘风光氢各类能源的价值,形成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保障优先、安全发展。从内蒙古的能源资源禀赋来看,洁煤、稳油、增气是目前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手段。需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和水平。同时,强化能源供给底线思维,用好区内区外资源和市场,推动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打造稳定安全的现代能源产供储销体系。


坚持先立后破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在能源绿色转型中要坚持先立后破,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为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设计系统解决方案。新型电力系统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新能源为主体,并具有“两高和三性”特点,“两高”是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三性”是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要按照未来主体能源的特点,在煤电降成辅助性能源的情况下,探索调蓄、并网的技术突破,通过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框架下,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输配电能力,加快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和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抢抓氢能发展机遇。氢能由于来源广泛、清洁、可控等特点,正在成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桥梁,是全球低碳发展的重要能源载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鉴于氢能的特点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氢能发展势在必行。当前,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能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氢能产业化初步显现。要抓住氢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培育氢能产业,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物流车规模化示范,探索建设横跨东中西部、覆盖骨干高速公路的加氢站网络,以发挥氢能在大载重、严寒与长途场景的优势。探索氢能、氢储在边疆地区、偏远牧区微电网建设的运用,发挥氢能系统具有的可长期存储、能量密度高等优势,进而解决这些地区电源和负荷的匹配问题,带动整个氢能产业在制氢、存储、氢燃料等方面协同发展。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引领理论革命和技术革命,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能源科技创新领域。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新能源并网、大规模储能、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等方面闯入科技创新的“无人区”。


完善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形成主动消费绿能氛围


推动能源绿色变革,既要解决“从哪里来”的问题,也要做好“到哪里去”的文章。要进一步完善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加快形成全社会主动消费绿能的氛围,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共同推进现代能源经济建设。


推动能源供需一体化。能源供应侧和需求侧相对独立,煤炭企业、发电企业与能源需求侧的工业企业、企事业单位、居民彼此隔离。应当顺应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推动供需一体化,增强能源系统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统筹能源供需两侧,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全局最优。


引导重点行业能源结构调整。制定并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加快淘汰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对标国家先进标准、国际先进标准全面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推进钢铁、冶金、电解铝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推动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耗能大幅度下降。鼓励建设绿色用能产业园区和企业,支持在园区和企业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在新兴重点用能领域以绿色能源为主满足用能需求,并对余热、余压、余气等进行充分利用。引导企业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分布式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系统,鼓励通过创新电力输送及运行方式实现新能源项目就近向产业园区或企业供电。


培育绿色能源需求。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要加快出台电力市场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为以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提供有利条件,为市场用户购买和消费绿色电力提供便利渠道。完善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标准,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支持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供能系统,实施清洁供暖。根据内蒙古的气候特点,推广使用氢能、生物液体燃料、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工具,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对交通供能场站布局和建设在土地空间等方面予以支持。


推进需求侧能源设施建设。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重点,探索大规模分散建设与无序接入的技术问题突破,发挥用户侧设施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特点,实现从由供到需、单向流动的关系转为能源需求侧技术进步下双向互动的关系。试点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通过示范工程等方式予以补助,引导能源消费者主动化身为能源生产者,鼓励微电网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提供社会供应。


着力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应抓紧新一轮家电下乡更新换代窗口期,加快实施以旧换新、绿色节能消费券、家电回收等措施,推动家用电器产品节能化,引导形成节能产业。加强节能宣传,引导居民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绿色出行,设置公共交通工具优先措施,改善提升全区重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覆盖率。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