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交易市场发展仍面临挑战
发布者:cspplaza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1402查看 | 2024-01-16 14:14:59    

“绿电交易作为绿色电力市场的核心机制之一,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与需求侧用户连接起来,有效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扩大和绿色发展。”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在《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指出,“我国绿电交易仍然面临一些重点问题和挑战,包括绿电供给能力不足、消费不活跃,我国绿证国际互认度不高、绿电交易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亟需各方凝聚合力、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中光太阳能“10万千瓦光热+6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现场.jpg


自2021年启动绿电交易以来,绿电绿证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在业界看来,随着新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应加快完善绿电交易市场机制,促进绿电消费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规模逐年增长


《报告》指出,绿电绿证交易作为包含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属性的交易,扩大绿电交易有助于加快电源结构的绿色清洁化,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清洁能源供给与消费平衡,还能够将治理目标和市场功能有机结合,全方位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绿电交易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同时获得绿电环境价值的收益。对于用电企业,参与绿电交易可以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任务,树立企业绿色形象,生产具有绿色环境属性的产品,在对外出口或向有绿电消纳比例要求的采购方供货时增加竞争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姚强表示。


为推动绿电交易发展,2021年,我国启动全国首次绿电电力交易试点,随后提出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支持分布式发电参与市场交易等。


政策指导之下,绿电交易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46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3%。根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底,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累计成交绿电电量820.07亿千瓦时,其中,2021年为76.38亿千瓦时,2022年为143.08亿千瓦时,2023年为600.61亿千瓦时,交易规模增速空前。


激发市场需求


尽管绿电交易规模增速迅猛,但在业界看来,绿电交易市场供需却存在一定错配,“买不到”“卖不掉”现象交织出现,交易需求并未完全激发,市场潜力有待挖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风光新能源发电项目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9%,已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绿色电力市场是反映电能量和环境价值的市场,绿色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能源总量较大,但受新能源未全部入市、绿电省间外送积极性不高、省间通道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电量规模并不大。”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庞博说,“同时,虽然绿电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但实际上在电力交易中占比相对较少,绿电消费应用场景仍有待加强。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陈臻也认为,在绿电消费方面,绿电资源禀赋与需求中心实际上呈空间逆向分布,同时省间交易仍存在障碍,阻碍了绿电消费。


完善交易机制


面对现实挑战,庞博建议:“进一步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推进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推动多级协同的绿电领域标准矩阵布局。”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总会计师王鑫根建议扩大绿电准入范围、鼓励省间绿电交易、营造绿电消费氛围;完善绿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绿证在更大范围应用;加强绿电与常规电能量市场衔接,尤其是加强绿电交易与常规电力中长期交易衔接和保障绿电交易与电力现货市场有序协调。


陈臻也认为,应加快构建电碳市场协同体系,打通电、证、碳数据信息互通,促进绿电消费,同时发挥行政治理与市场机制对绿电消费的引导作用,鼓励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参与绿电交易。另外,还应提高绿电交易的合规性,营造支持绿电交易发展的法治环境,提升我国绿电市场化配置能力,探索将核电纳入绿电交易的方法路径。


我国绿证起步较晚,配套机制有待完善。面对国际认可度不高的情况,陈臻指出,应进一步完善绿证核发追踪系统,加强绿证全环节监管与惩罚机制建设,妥善解决环境价值的重复计算问题,更要积极参与国际绿证标准研究,构建国际互认体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