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 | 0评论 | 5437查看 | 2015-02-11 15:47:00
在实行上网电价补贴制度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中,能源转型先锋德国可能成为最早取消该制度的国家。
德国能源转型正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长期依靠固定上网电价补贴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将得到改变。2015年2月3日,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气候与能源政策专家Felix Christian Matthes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从2017年起,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将不再享有固定的上网电价补贴,将通过竞拍的方式,采用议价上网体制。
虽然并不是每个国家都采用上网电价补贴制度,但补贴仍然是很多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政策,比如法国、中国等。事实上,德国也是最早将上网电价补贴制度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家。
1991年,《上网电价补贴法令》(The Feed-in Act)由时任德国总理科尔(Helmut Kohl)领导的保守派的基民盟和自由派的自民党联盟通过,首次提出上网电价补贴并明确规定,绿色电力优先于传统电力。
德国能源转型一直备受关注,因其不仅决定在2022年前要关闭全部核电站,还提出了更宏大的能源转型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德国电力供应中的份额要达到50%,2040年要达到65%,2050年则要达到80%。
Matthes是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气候与能源政策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德国能源科学与能源政策协会会员。在2000年-2003年出任过第14届德国联邦议会“全球化与自由化背景下的能源可持续供应”研究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员。他提供的资料显示,201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560亿千瓦时,已经占到全国发电量的27.3%。
德国能源转型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的反核运动。福岛核电事故加快了德国放弃核电的步伐。2011年德国反核运动进入高潮,原本支持核电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态度也发生反转。通过了比之前更为急促的废核计划,在一周内永久关停了八座核电站,并计划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核电装机容量的下降,促使德国不得不重视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加以替代。
Matthes认为,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到了引入更多竞争机制的阶段。上网电价补贴机制,保证了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者的收益,增加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的信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Matthes给出的数据,2014年,德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总额约为250亿欧元(约合1768.45亿元人民币),其中40%用于光伏。
“上网电价补贴机制已经为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积累了广大的投资者和用户。随着可再生能源份额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逐渐下降,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矛盾。”Matthes说。
目前,德国电力市场面临的情况是发电系统正日趋多元化。据Matthes统计,过去70年间,德国电力装机主要有500个大的发电厂来贡献,但如今,德国已经至少拥有1500万个大小不一的发电系统。
在这些发电系统中,传统四大电厂的发电量只约占到总装机的12%,剩余88%的装机容量分别来自农民、居民个人、开发商以及工业用户的发电系统。
“目前,德国可再生能源执行的还是固定上网电价机制。要协调好这1500万个发电系统与电力输出系统之间的关系,固定上网电价机制向议价机制转变是有必要的。”Matthes对记者表示。
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资深主任袁瑛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德国决定将来要通过竞拍方式,执行议价机制,一方面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已经有了较大的下降,另一方面,是为了促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始肯定会打击到成本较高的电力,因为成本越低的电力,接入电网越容易,比如说目前的光伏发电,其成本高于风电。但长期来看,肯定是有利于整个德国能源转型的。”袁瑛评价说。
事实上,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补贴机制一直存有争议。此前,欧洲十家大型能源公司就曾呼吁结束这一补贴机制,原因是该政策推动了家庭、工商业电价的上涨。
电价上涨是部分人士质疑德国能源转型并不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德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德国经济研究院(DIW)曾估计,德国未来十年的能源转型成本为2000亿欧元(约合1.41万亿元人民币),平摊到每户大约是每月10欧元(约合70.74元人民币)。
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上网电价补贴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减少了德国能源的进口,也缓解了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导致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