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青海“绿电”有望点亮世界
发布者:admin | 0评论 | 3040查看 | 2021-01-20 15:27:45    

11月13日晚上8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推出专题报道《“追风逐日”的绿电梦》,全面介绍了青海省大力推进的绿电能源建设情况。其中专门采访了上海电气格尔木美满闵行储能电站项目运行情况。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投运的商业化运行独立储能电站,该项目让“共享”储能模式由理念变为现实,有效缓解当地弃风、弃光问题,成为解决青海省新能源消纳的创新试点。


青海省是我国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全清洁能源供电刷新世界纪录,那么当地到底是如何“追风逐日”绿电惠民的呢?


“追风逐日”,青海全清洁能源供电刷新世界纪录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长江源村,是一个居住着420多名藏族群众的生态移民村。2004年11月,国家对三江源进行生态保护,小马和全村128户人家从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镇搬迁到这里。


虽然在这儿安家快十七年了,但家人每天喝酥油茶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只不过,现在她用上了电动酥油打茶机,原来手工要一百多下才能打出来的酥油茶,现在一分钟就搞定了。


从2017年开始,小马家就尝试着使用阶段性的全清洁能源供电。因为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发电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小马和乡亲们管这些电叫做“绿电”。这些年,用上绿电的小马添置了电冰箱、消毒柜等多种家电,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水电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是全国13大水电基地之一。同时,这里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开发量30亿千瓦。


而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风能资源优越,风电技术开发量7500万千瓦。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截至2020年底,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3638万千瓦,占比达到90.3%,是全国占比最高的省份。


这片72万平方公里的高天厚土,正在打造国家重要新型能源产业基地,而由此率先享受到“绿电”幸福生活的,不仅仅是像小马这样的居民用户,还有很多厂矿企业。


尹东林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新能源产品高纯硅材料供应商。现在,他在青海电力交易平台上,选择更经济优惠的“绿电”,不仅是电费降幅超过10%,每年能节省几千万元,而且由于“绿色能源”制造出“绿色产品”,成为了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


另一家主要生产硅铁合金的企业,用电成本占到总成本的六成。新年伊始,他们拿到了支持新能源消纳的“绿色套餐”,铁合金企业生产可以采取峰谷分时电价,谷段时间调整为上午9:00到下午17:00。白天生产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夜间生产的安全风险。


而且峰时电价每度五毛二,谷时电价每度一毛二,按照峰谷调整产能后,绿电带来的“红利”成了发给企业的大红包。一天可以节约9600元,一个月差不多节约20多万元,接近30万元。


如今,像乐都烁华一样,青海省内15家铁合金生产企业纷纷搭上了“绿电”便车,“绿电”红利成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使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有14万家企业和152万户居民正在享受稳定的“绿电”输出。


储能+可再生能源,青海全清洁“绿电”有望点亮世界


2020年5月9日到8月16日,“绿电三江源100天”活动启动,青海电网连续100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1个乡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这背后离不开储能技术的强大支持。


从格尔木市区向东25公里,一座“顶天立地”的白色光热塔在戈壁荒滩拔地而起,这里就是新能源多能互补国家工程示范地。188米高的光热塔就有储能的功能。它的周围被4400块、面积相当于85个标准足球场的蓝色镜片环绕包围。


.这里的每面镜子都有着高精度的控制程序和运动系统,可以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独立旋转,同时将光束均匀地反射到14米高的吸热器上。


利用吸热器,周围熔盐罐的热能会传输到热盐罐里面进行储存。到了夜间光伏停发的时候,热盐由热泵传输到换热系统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产生电能。这个5万千瓦的机组年设计发电量能达到1.78亿度电。


就在光热塔的东北方,与它相呼应的是国内首个电源侧接入的百兆瓦时级,集装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


在这片戈壁滩上,集成了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5万千瓦光热及5万千瓦储能电站,年发电量大约12.63亿千瓦时,可满足一个60万户居民的城市一年的用电量。它可以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电力,通过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


随着储能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优质资本瞄准了这个领域。上海电气建设的共享储能电站,是目前国内由独立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并参与市场化运营的第一座电网侧储能电站。


当储能电站上网送电,进行交易时,用户们往往分不清用的是谁家的电。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追踪的特性,国网青海电力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可追溯的发-储-配-用体系。截止到2020年底,储能调峰交易成交1851笔,累计增发新能源电量4032万千瓦。


尽管储能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势头,但大部分储能项目仍处于示范阶段,成本高而且不具备盈利性,是储能产业化最大的“拦路虎”。目前储能电站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青海全年的用电需求。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梅生伟,从2014年就开始致力于青海省新能源建设,并担任青海省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认为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通过“储能+可再生能源”的模式,未来青海全清洁的“绿电”将点亮世界,彻底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半小时观察:以能源革命促转型,以需求侧改革促发展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坚定推进能源革命的顶层设计引领下,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研究正在青海这片试验田顺利进行。


随着能源结构的重塑,如何在积极的实践中摸索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路径,破除弃风弃光的痛点,解决投资收益较低的难点,真正打通新能源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堵点,让储能技术在应对全球气侯变化的行动中,满足市场需求,释放市场红利,成就无限好“风光”,这也是需求侧改革需要解答的新课题。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