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者:admin | 来源:青海日报 | 0评论 | 3419查看 | 2021-02-02 09:34:54    

隆冬时节,一泓碧水清波荡漾,蜿蜒穿过城区,奔向远方。当2020年画上句点,定睛回眸,这一年的历程如这滔滔江水,虽有蜿蜒曲折,但却一路奔腾,汹涌向前。


极不平凡的2020年,让我们刻骨铭心。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面临巨大挑战。


也是2020年,淬炼出不平凡的我们。青海在全国率先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清洁能源发展大踏步迈进、“青洽会”等多场活动让一个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青海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这一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交出了非同寻常、特殊考验之年的好答卷。


这一年,青海扎实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海南、海西两个可再生能源基地双双跃上千万千瓦级台阶,青豫直流工程启动送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九成、全国领先,“百日绿电三江源”再创世界新纪录。


这一年,青海及时按下经济社会发展“重启”键,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进中向好,在奋勇前进中跑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以创新催生新动能


2020年11月17日,青海会议中心灯火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来自我省各行各业的获奖代表纷纷走上台,领取属于他们的荣誉和掌声。


在这些荣誉和掌声的背后,是过去一年青海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我省从顶层设计绘制科技体制改革蓝图,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治理水平。科技工作取得一份靓丽而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十三五”期间,青海取得科技成果204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4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54%,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全国排名27位。


新科技蕴藏新动能,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20年,一批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落子有声、一个个制约科研领域“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难题得以攻克,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正不断壮大,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升级。


在新能源领域,我省建成兆瓦级系统集成与规模化小试平台,实现极端天气下熔盐吸热器安全稳定运行,并以此为基础建成50兆瓦光热塔式熔盐发电站,实现光热熔盐时长达7小时、连续运行13天的最佳运行记录。


1.png


在新材料领域,我省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级高性能高精度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有效延伸我省铜金属加工产业链。建成年产30吨的区熔多晶硅棒生产线,对高端半导体原材料国内供应起到支撑作用。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速迈进,科技创新“赋能”,一颗颗巨变的“种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


以绿色引领新趋势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一片片光伏板“追光逐日”,汇成的“蓝色海洋”碧波荡漾、一望无际;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315国道以北宽阔的戈壁滩上,全长24公里的光伏大道贯穿其间,令人震撼,它们在远山蓝天映衬下勾画出青海最独特的“能源地标”。


扬帆蓝海,2020年,我省清洁能源大踏步迈进——


2020年7月15日上午,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送电,至此,青海开启了“绿电”直送河南,每年将向河南省输送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我省由清洁能源生产大省迈向输出大省,在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中迈出坚定步伐。


2020年5月9日0时至8月16日24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实现连续100天全清洁能源供电,覆盖三江源地区40万平方公里的16个县、23万电力客户,再一次刷新了全清洁能源供电纪录。


青海绿能“风生水起”绘就了高原绿色发展美好未来。


在三江源地区,绿电活动期间,居民客户每日可享受1千瓦时的减免优惠,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农业用电等客户享受全电量每千瓦时2分钱的电价优惠;在海南州生态光伏园区,曾经退化的草场植被在光伏产业发展的牧光互补中得到修复,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在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模式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电力成本优势,为我省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巨大的市场,实现生态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


截至2020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403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2445万千瓦,占比达到全网总装机规模的60.7%,光伏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省内第一大电源,刻印着“青海”的“资源能源”金名片更加闪闪发光。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以‘绿’为进,打造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我省步伐从未停歇。”省政协委员、青海亿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涛说,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发展绿色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超前规划,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视为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向着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的目标,我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通过滚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先后突破盐湖卤水提溴等一批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今,盐湖化工综合利用、锂电、光伏、有色及精深加工等8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链清晰、绿色低碳、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已在眼前。


以开放拓展新空间


2020年7月23日,青海再次踏进一年一度的“青洽会时间”,第21届青洽会如约而至,这既是20年坚实脚步的延续,也是特殊背景下的重新出发。


2020年初,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全省上下早决策、早部署、早动员、早落实,打出复工复产政策“组合拳”,努力把疫情耽误的各项工作进度追回来。我省抢抓机遇,在全国率先“敲响”上课铃,“吹响”复工号,并以复工复产引领青洽会盛大开启,搭建经贸合作平台点燃了经济社会的活力,为青海开放发展争取了主动权。


随着第21届青洽会、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清洁能源发展论坛的相继开幕,客从八方来,“会”聚大美青海,为青海注入了发展的活力和生机,也在更大范围内凝聚了信心和共识。


筑起“请进来走出去”的新桥,通过一系列活动,一个个交流合作的“绿色通道”正式打开,供需两端通过我省搭建的一个个平台得到连接,产品、人才充分涌流;一种全新的力量已然凝聚,第21届青洽会共签订各类合作项目262项,签约金额1127亿元,搭建起各方互利共赢的桥梁,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力量。


省政协委员、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丙钦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拓展思路,扩大开放,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跃升。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不惑于方向,不惮于行动,我们必将乘风破浪,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江大河里踏浪高歌,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