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市场容量将超70亿吨 中国碳市场应避免定位过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0评论 | 3708查看 | 2017-02-16 09:33:18    
       2017年,全球所有关心碳排放权交易的目光都将聚焦于中国。在《自然》杂志评选的“2017年值得期待的11个科学事件”中,就包括“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中国国家碳排放限额交易计划可能在2017年晚些时候出台”。

  中国碳市场启动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级碳市场。由此,根据ICAP(国际碳行动合作组织)的统计,到2017年底,全球将有19个碳交易体系运行,这些碳市场将负责超过70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其所在经济体贡献着全球近一半的GDP,并占全球超过15%的碳排放量。

  此外,墨西哥政府的决策者也在考虑,基于现有的国家碳税,在2018年启动一个碳交易系统。

  继哈萨克斯坦后亚洲第二个启动碳市场的韩国,不管是KETS还是KCU(Korea Credit Unit),自2015年开市后,其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2016年6月30日,二者的收盘价分别达到1.7万韩元(13.5欧元)和1.85万韩元(14.69欧元)。

  虽然2017年中国碳市场将启动,但2016年欧美碳市场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不得不让人担心2017年全球碳市场将何去何从。

  七试点交易额近25亿元

  中国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全国碳市场。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在2016年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立法准备、工作动员、配额分配、能力建设、会计处理等。

  “2016年碳市场最大的亮点就是地方也开始转起来了。”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分析说,不仅仅是七个试点地区,其他地方通过完成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准备工作,都能够“心里有数”,清楚自己要做哪些工作。

  试点地区自2013年起,相继顺利完成两到三年的履约工作。根据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不久前发布的《北京碳市场年度报告2016》,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七省市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6亿吨,累计成交额接近25亿元,市场日趋活跃,规模逐步放大。

  其中,2016年包括福建在内的各省市二级市场,线上线下共成交碳配额现货接近6400万吨,较2015年交易总量增长约80%;交易额约10.45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22.1%。

  作为主要抵消工具,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将在全国碳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钱国强、黄晓辰的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累计公示CCER审定项目2742个,861个项目获得备案,254个项目已经产生了5300万吨减排量。不过,目前仍然不清楚是否所有这些CCER项目将能用于全国碳市场。

  另外,北京绿色金融协会推出的中碳指数走势显示,2016年试点碳市场的配额价格已经止跌趋稳,而2014和2015交易年度的碳价持续下跌。碳市场继续呈现出明显的“履约效应”,但与2014年和2015年相比,2016年全年交易分布开始更为均匀。

  碳市场应避免定位过高

  不过,全国碳市场启动准备工作的实际进度并不如预期。

  目前,仍有少数省市自治区,正在进行拟纳入控排范围的企业历史排放数据盘查与报送等基础准备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试点启动时的2012年、2013年,当前的形势已经不相同。几年前,碳排放高速增长,需要碳市场来降温。经济增速高,企业经营状况好,能够负担额外的碳排放支出。而当前正处于经济下行期,虽然碳市场也许能倒逼过剩行业的去产能,但市场本身将增加企业的能源成本或生产成本。且从排放数据来看,这两三年的碳排放已经相对较为稳定。

  因此,虽然今年要启动全国碳市场,但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已趋保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2016年12月的“全国碳市场建设思路讨论会”上曾表示,要把握全国碳市场处于初期阶段的特征,坚持先易后难原则,避免定位过高,欲速不达。把“初步框架立起来,基本规则建起来,使全国碳市场能够启动起来”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近期目标,制定全国碳市场启动工作方案,完成2017年工作任务。

  对此,钱国强分析称,碳市场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事物,我国采取的是“从实践中学习”的办法,边运转边积累经验边改进,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我国碳市场预测与展望》报告也指出,2017-2020年全国碳市场的主要目标将是市场机制建设,先让全国市场运转起来,然后在运行中学习、规范、提升、完善。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以及通过碳市场真正实现节能降碳、有效降低碳减排成本等效果的发挥还有待时日。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市场人士仍在期待,相关部门能尽快落实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法律基础、数据收集、配额分配、创建和完善全国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平台等工作。

  欧美碳市场遇“黑天鹅”

  除中国市场外,新兴经济体中的墨西哥也值得期待。

  墨西哥2013年对燃料消费开征全国碳税,2014年推出全国碳排放注册登记系统。到2016年7月,碳税收入超过20.8万亿墨西哥元(9.04亿欧元)。2016年,墨西哥还宣布了针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模拟碳排放权交易,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墨西哥环境与自然资源部(SEMARNAT)的Victor Escalona、Sean Donovan和Saul Pereyra,在ICAP刚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下称“ICAP报告”)中介绍,墨西哥确立了2018年底之前正式实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目标。

  未来墨西哥将着力开展两方面的工作:制定关于抵消机制的规定;起草关于具体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要素的政策法规,包括定义、计划覆盖范围、碳预算、履约程序、配额分配规定等。

  不过,欧美碳市场在2016年则遭遇了众多“黑天鹅”事件。

  价格本就低迷的欧盟碳市场正处于改革之中,又遭遇“英国公投脱欧”的重创。2016年6月23日公投后5天内,欧盟碳配额(EUA)跌幅达17%,甚至超过英镑本身的跌幅。

  美国目前有加州和东部九个州(RGGI,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等区域碳市场。而现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言论,让人不得不担心美国将缺席全球碳市场机制。

  总的来说,ICAP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碳市场发展稳健。负责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建设的政策制定者稳步巩固和持续改善体系设计,根据当地政治经济现状调整政策措施。同时,多个新兴碳市场正在通过“从实践中学习”这一路径,来建立新一代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国家发改委气候战略中心国际部主任柴麒敏也表示,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发展就快要步入一个临界点。尽管过去一年发生的一些事增加了国际碳市场的不确定性,但改变不了自坎昆会议就开始酝酿的国际机制。

  根据马拉喀什气候大会,2018年(COP24)还要完成“可持续发展机制(SDM)”和“国际减排成果转让(ITMO)”的规则、模式、程序或指南的设计。行业层面,比如民航业也已开始行动。所以,下一阶段,2020年前后,国际碳市场或将出现新局面。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