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三问 确保市场愉快交易
来源:中国低碳网 | 0评论 | 4266查看 | 2016-09-23 14:34:05    
  众所周知,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届时将有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的700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5%-50%将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碳市场。

  然而,同任何处于萌芽成长期的事物一样,当下全国碳交易体系建立面临一系列挑战,要理性应对,我们需弄清一些本质问题。

  一问:全国碳交易市场道阻且坚,难在哪?

  以碳减排为目标、以碳价格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就构成碳市场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在此原则下,相关专家表示,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交易不连续、碳价波动大

  举个例子,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平台率先上线,然而,在首日交易2万多吨、成交金额61万多元后,深圳碳市场近2个月没有交易。

  此外,碳价差别很大。诸如,深圳碳市的起始价位是每吨30元左右,后来一度飙升至130多元,接着又跌回到70多元并保持了一段时间,目前又在30至50元间徘徊。

  企业履约不积极现象仍存在

  所谓碳配额履约,是指控排配额企业经过第三方审查机构审核后,按实际年度排放指标完成配额清缴。由于企业不配合等原因,2014年,北京、广东、天津推迟履约期,2015年,湖北、重庆、天津推迟履约期,2016年,北京、深圳等地仍有企业不履约。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已进入或完成第三个履约期,湖北、重庆也已进入第二个履约期,履约情况逐年向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此外,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还面临着如下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不稳定。当下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中国经济增长很不稳定。如果没有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对经济形势发生误判,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就可能出现偏差。

  第二,MRV不统一。全国曾层面来看,MRV体系建设需要在人员、方法、流程、审查、监督等方面予以考虑,确保MRV标准统一。而当下,对核查指南的理解、把握和执行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核查标准的不统一,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配额不紧。碳交易市场往往具有内在的配额偏松的倾向性,特别是基于历史法实行配额免费分配时,政府和企业、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配额分配偏多,这对市场是致命的,而且政府很难再从企业手上收回已发放的配额。

  第四,地方政府不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个全局性工作,需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因此,在政策设计中必须考虑如何分权让利给地方政府以调动其积极性。

  二问:如何构建“完美”的碳市场?

  相关专家表示,全国碳交易存在于哪些行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配额分配方法,有什么原则进行行业的匹配,以及国家地方管理职责的分工,还有时间节点的安排,主要任务的部署,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点。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这样一个有效性、流动性、稳定性的碳市场呢?相关专家认为:

  首先,在市场的有效性上,还是需要有一个更大规模的交易市场,需要更加多元化和不同类型的交易主体。

  其次,在市场流动性上,无论欧盟还是美国的碳市场,主要是以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为主,未来中国的统一性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在适当的时候也应该研究推出中国碳金融产品,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价格机制。

  再次,在市场稳定性上,目前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价格并不相同并且价格偏低。应当通过真正的价格来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影响市场的结构转型和稳定性。此外强制的碳信息披露,也需要研究更具灵活性的交易规则。

  相关专家表示,交易平台设置、配额分配及使用规则、交易主体准入、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机制以及由碳交易市场衍生的碳金融体系发展等具体问题则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三问:碳市场建立有无别国经验?

  首先来看欧盟碳交易体系,在初期,欧盟为获取经验,保证实施过程的可控性,其碳交易体系的实施是逐步推进的。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只为获得运行总量交易的经验,所以在选择所交易的温室气体上仅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在产业方面,欧盟要求只包括能源产业、内燃机功率在20MW以上的企业、石油冶炼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玻璃行业、陶瓷以及造纸业等,并设置了被纳入体系的企业的门槛;这样,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大约覆盖1150O家企业,其二氧化碳排量占欧盟的50%。而其他温室气体和产业将在第二阶段后逐渐加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才开始真正的交易。

  欧盟碳交易体系亮点则体现在其具有开放性并可以与《京都议定书》和其他排放交易体系的衔接上。允许被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可以在一定限度内使用欧盟外的减排信用,但是,它们只能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通过清洁发展机制或联合执行获得的减排信用。

  英国碳交易中的企业为两类自愿减排企业,一是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而自愿承诺绝对减排目标的企业。2002年3月,英国政府提供2.15亿英镑,34家企业自愿承诺在2002-2006年间累计减排1188mtCO2当量;二是通过自愿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承诺相对排放目标或能源效率目标的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达到目标可以享受最高80%的气候变化税减免。

  美国碳交易市场呈现出显着的区域性优势,即地方政府(州及市等)在碳交易政策的制定及行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局面。目前,有超过35个州已经单独或者结成地区联盟通过或正在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比较著名的有地区温室气体倡议和西部气候倡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建立有序的全国碳交易市场,要始终清楚碳交易建立的目的、碳交易实施的前提和碳交易运行的手段等基本问题。

  碳交易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以最低成本进行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碳交易实施的前提是什么?由于是强制性地让控排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强制性地给企业分配碳排放额度并强制性地履约,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作保障,依法办事;

  碳交易运行的手段是什么?碳交易通过碳市场为碳排放权定价,并通过碳价格信号来引导企业以最小成本实现碳减排,这是碳交易市场与其他减排政策工具的最本质区别。

  中国碳市场走在快速成长路上,逐步构建政府、第三方机构、交易所、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健全体制机制,一方面,碳市场建设一定会稳健发展;另外,碳交易愉快进行,中国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