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寥落“硬伤”在哪儿?
来源:南方都市报 | 0评论 | 3789查看 | 2015-09-29 15:01:00    
  碳交易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然而,广东日前的2015年度碳排放配额第一次有偿竞价结果显示,成交活跃度差,市场化进程仍不理想。

  雷声大雨点小,试点多年但市场始终不成形。眼看2016年要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究竟能否实现真正起到作用的制度构建?笔者观察碳排放交易试点,注意到各种“硬伤”导致市场参与热情低。而目前暂未构建一套完整的全国范围可执行的标准,成为企业对这一市场态度漠然的重要原因。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目前仅有包括广东在内的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且交易活跃度比较低。一方面,碳排放日趋严重。从中国现阶段国情看,多个领域经济增长未达到集约化程度,尤其是第二产业在生产中能源消耗仍然以传统能源为主,占比超过80%。近年中国局部地区大面积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再创新高。

  另一方面,碳排放竞价形势并不乐观。企业并不积极为此“买单”,广东省碳价更是连续3年明显走低。虽然从趋势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碳价肯定将逐步告别低位,但值得担忧的是,一旦当前价格过度下跌,碳交易恐将失去促减排的作用。

  因此,加快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促进排放倒逼机制建设,可谓是任重道远。而时间不等人,《2015中国碳价调查》发布指出,中国碳排放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

  业内瞩目的是,2016年要启动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是否有望匡正市场。这一消息是在今年9月9日由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在夏季达沃斯“中国的绿色增长议程”分论坛上透露出来的。其表示,中国目前能效排放标准已经非常接近“十二五”规划目标。

  而笔者观察,目前市场参与度很低,除了一些大型国有电企,不少目标交易行业的企业对碳排放交易并不上心。企业家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由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制度缺位,而地方政策“繁芜纷杂”甚至不断变化,对于企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来说,面临的政策风险可谓不小。

  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将达到3.5万亿美元,碳交易市场有望赶超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何实现长期投资导向与短期获利之间的平衡,显然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设计。

  其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推动企业节能减排。跟很多行业一样,过度分散和独立的交易机构反而会对交易市场的运行起到反作用。笔者认为,尽快建立严格的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制度,建立健全的配额限制和排放基准,或许能保护敏感的市场,推动企业购买碳排放的积极性。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