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改对中国电改带来的启示
来源:中泰证券 | 0评论 | 4639查看 | 2015-10-12 16:25:00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相对于发达国家仍处于起步阶段,世界范围的电改起始于1982年的智利,后续大部分欧美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开始改革,以1989年开始的英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为最深远,对后续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改带来很大借鉴意义。纵观全球电改浪潮,先行的国家已经通过实践证明了大量的有效改革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制度策略,无一例外的在发电市场和零售市场引入了竞争,通过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手段优化电力产业资源的配置。

  我们认为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初期,市场参与者结构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交易机制是近期电改的最主要的两大变化。全球的电力市场改革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放开发电和售电的准入门槛,将新的市场参与者引入原有的垄断市场,开放顺序也都按照电力销售的物理走向,先发电侧后售电侧,尤其在备受关注的售电侧,市场开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电力市场的繁荣与否。另一方那面就是建立活跃的电力交易市场,并通过完善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而引导市场进行高效合理健康的竞争。当然输配电价核准和发用电计划等方面也会有相关配套文件进行指导改革,但主要还是作为前提基础性制度建设,服务于放开售电侧市场和建立交易制度。

  售电环节重组的预测:配售一体化和独立售电商共存,从趸售模式和零售模式共存。目前电网公司已经明确会参与一些保底售电业务,并有一定的可能性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同时电改中明确会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即会有大量新的售电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售电侧的市场格局将从配售一体化逐步过渡到售电独立。国际上基本的发展路径都是从纵向一体化,到单一买方,再到趸售竞争,再到零售竞争。其中电改的高潮部分就是打破单一买方的垄断,各别地区大面积采取零售竞争也被证实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力的供需关系,所以我们预测我国电力市场会在非竞争性地区主要实行趸售的电力市场结构,竞争性地区采取零售的结构。

  按地点划分为场内与场外相结合的市场组织形式。场内交易就是在类似股票市场的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一般采用竞价和拍卖的形式,市场透明而且采取保证金制度可以规避信用风险,一般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市场比较适合场内交易,因为场内的交易速度快,风险低。场外交易的交易的合同、时间和地点比较灵活,所以一般中长期合约市场比较常采用双边交易,供需双方不经过交易所而直接进行面对面或经纪人撮合交易。按合约时间划分为中长期(年、月)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市场。合同市场的本质是平稳现货市场的价格。合同市场反应电能的中长期供需关系,帮助实现了电力的“虚拟存储”;日前市场由交易中心每天组织,为满足短期负荷不平衡组织的竞争;实时市场在实际生产前几十分钟到几小时,根据系统负荷为平衡电量而组织的电力交易市场。按交易标的划分为电量交易、容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和发电权交易。

  电改9号文开启新一轮电改,配套文件逐步落地。2015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电改9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作为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此次电改方案的核心是“三个放开、一独立、三个强化”,即有序放开竞争环节电价、配售电业务和发用电计划,并独立交易机构。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推进电力交易的市场化。从大用户试点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从售电业务放开到独立交易机构,各种改革的本质都是在为最终活跃的电力交易市场化奠定外部环境基础。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是一个打破垄断的过程,从最早期的国家电力公司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到目前的国家电网公司唯一卖电方的模式,前者的模式已经通过“厂网分开”打破垄断,后者的单一卖电方的垄断模式,将在本轮电改中被打破。

  电改后电力用户侧将产生很多新需求,用电服务市场迎来行业爆发。电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电力用户侧的市场化和用电的民主化,以市场化的手段推进电力需求侧的技术进步,电改的加速推进引导电力市场更多的关注从用户侧角度去解决问题,为需求侧管理的大发展创造环境。更先进高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为用户侧接入分布式电源、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提供了可能,实现用户自主购电,电价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打破原有电网公司到用户的单向一体化用电模式,为能源互联网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互动提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电改后电力用户侧将产生很多新需求,比如用电信息平台,网络售电交易平台,用户运检托管服务、用电节能服务、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用户用电调度,配电网智能化等,都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衍生出的各种细分行业。

  投资建议和策略:通过对比各国的电改路径,可以看出全球的主要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无一例外的在发电市场和零售市场引入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所以我们坚定的看好售电侧放开后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抓住三条主线:一是用电服务企业,在电改后更能开展更多的新型服务,比如利用利用自身的客户优势的从用电托管转型为电力零售公司,并逐步发展成为综合用电服务企业,以及致力于从事电网内部电力服务的二次设备企业;二是地方能源企业,按照前期输配电价改革的按省份推进的方式,我们预测售电牌照有可能在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同步发放,地方性能源平台企业背靠地区发改委和能源局,地区性优势明显;三是大型发电企业,大型供电企业在较大的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且其单位发电成本更低,控制成本能力较强,可以在竞价中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多发电量,而发电小时数的提高将改善盈利情况。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